醫學成像(影像)技術的類型
(1) X射線影像 (2)核磁共振成像 (3)核素顯像(核醫學成像技術) (4)超聲成像 (5) 阻抗成像 (6) 熱、微波成像 (7) 光學成像
前四種用途最廣泛,容易推廣普及,稱為四大醫學成像技術。
磁共振成像技術原理與發展
磁共振(MRI)成像系統檢測的信號是生物組織中的原子核所發出的磁共振信號。原子核在外加磁場的作用下接受特定射頻脈沖時會發生共振現象,MRI系統通過接收共振信號并經計算機重建圖像,用圖像反映人體組織中質子狀態的差異,從而顯示體層內的組織形態和生理、生化信息,系統通過調整梯度磁場的方向和方式,可直接獲得橫、冠、矢狀斷面等不同體位的體層圖像。
MRI自20世紀80年代用于臨床,第一次使人體解剖三維成像。MR的進步集中反應在設備硬件發展基礎上,成像速度的提高及成像方式的改進和擴展,實時成像技術和其開發的回波平面序列,除提高已有的性能外,MR功能性成像進一步得到了發展。灌注成像、彌散成像、血氧水平依賴性成像成為新的成像方式,前二者反映的已不是大體形態學信息,而是分子水平的動態信息,后者可以實施大腦皮質的功能定性,張力成像可測定組織的張力差別。
隨著新型磁共振機的開發,揭開了磁共振應用領域新的一頁,即運動MR和介入MR的應用和研究。MR血管成像、MR水成像、MR血流成像、臟器功能的檢測、MR波譜分析、動脈血質子標記技術、抗血管生成因子輔助MR功能成像等技術的應用,使磁共振成像進一步突破了影像學僅應用于顯示大體解剖和大體病理學改變的技術范圍,向顯示細胞學的、分子水平的以至基因水平的成像方面發展。
更多關于醫學成像(影像)技術類型及其原理 :http://www.srvee.com/med/apply/yxcx_yx_jslxjqyl_62356.html
歡迎光臨 (http://m.zg4o1577.cn/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