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極管Q3相當于一個開關,工作在飽和區,Q3飽和時的特點是Vce約為0.2-0.3V左右 P16輸出低電平,三極管Q3截止,繼電器線圈無電流,繼電器觸點無接觸 負載電路無電流流過 P16輸出高電平,三極管Q3導通,繼電器線圈有電流,觸點閉合,負載電路導通有電流流過。二極管為續流二極管 防止繼電器產生的反向電流燒毀Q3 左側電壓表是用來監控Q3的飽和壓降的右側電壓表是用來監控負載壓降的 |
cy009 發表于 2024-5-30 20:58 我這個要是換成PNP型三極管,是不是讓他低電平導通?電路怎么改? |
P16給低電平,三極管不導通,線圈兩側無壓差,繼電器不吸合,LED斷路。P16給高電平,三極管導通,線圈兩側存在壓差,繼電器吸合,LED發光。 |
Q3為NPN型,高電平導通。P16為低電平時,Q3不導通,線圈兩側無壓差,繼電器不吸合,LED斷路 |
地。瓜 發表于 2024-6-2 10:30 剛實測了一下,5V的有源蜂鳴器工作電流20.8MA |
地。瓜 發表于 2024-6-2 10:30 比如蜂鳴器大概20MA電流,三極管放大倍數保守50,要飽和就需要20除50=0.4ma,基極壓降0.7,5-0.7=4.3,4.3÷0.4=10K左右。 話說直接用CPU的腳帶蜂鳴器就行了,為啥還得浪費一個三極管啊。 實際上有源蜂鳴器的電流可能都沒有20MA。 |
地。瓜 發表于 2024-6-2 10:30 限流電阻的阻值,跟單片機IO口的灌電流范圍、驅動三極管的放大倍數、負載(繼電器或蜂鳴器等)的功率都有關系,阻值一般選4.7k-10k。驅動繼電器,因功率較大,可選4.7k,驅動蜂鳴器,功率較小,可選10k。當然并不絕對,在范圍里面選都可以。 |
cy009 發表于 2024-6-1 18:10 要是加電阻的話,應該加多大的電阻。怎么算的? |
cy009 發表于 2024-6-1 18:10 那我這加個電阻影響現在的電路嗎? |
地。瓜 發表于 2024-6-1 10:39 不加電阻是不對的,仿真雖能成功,實際電路一定有加。 |
地。瓜 發表于 2024-6-1 10:46 IO出低電平響,出高電平不響 |
cy009 發表于 2024-5-30 20:58 蜂鳴器這塊是怎么工作的?是低電位時響還是高電位時響 |
cy009 發表于 2024-5-30 20:58 那這個蜂鳴器這塊是怎么設計的,他為啥沒加電阻 |
一、工作原理: P16輸出低電平,三極管Q3截止,繼電器線圈無電流,開關觸點無動作,D3不得電。 P16輸出高電平,三極管Q3導通,繼電器線圈有電流,開關觸點切換狀態,D3得電導通點亮。 這是典型的繼電器驅動電路,三極管也可以選用PNP型管,邏輯相反。 二、為什么這么連接: 單片機是5V供電,繼電器控制的電路是12V供電,兩者電壓不同,繼電器起到隔離的作用,即常說的小電壓控制大電壓,小電流控制大電流。這種驅動電路也可以用光耦器。 三、兩個電壓表的作用: 電壓表是仿真中便于觀察電壓變化而加入的,是對初學者理解電路工作而設的,高手一般不用。 四、改進建議: 1.R1阻值應選用4.7k-10k。 2.R3應選用2K左右。 3.如果繼電器只是用來控制D3,那意義不大。 |
有些不明白,左側電壓表測量管壓降右側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