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fā)布時間: 2016-6-4 22:34
正文摘要:CON端為單片機引腳輸出。 這個電路圖,電阻R8上邊接VCC 5V電壓,而三極管8050的發(fā)射極又接地,所以三極管是不是一直都在導通啊?所以個人感覺電路圖有點問題。 但有些人說這個電路圖沒有錯誤,不過我還是 ... |
不懂 ,新人啊。。。。。。。。。。。。。。。。。。。。。。。。。。。。。。。。。。。。。。。。。 |
不懂,我是新人 |
如此簡單也有人問 |
不錯![]() ![]() |
那個R8是上拉電阻給單片機I/O增大驅動能力 |
上拉電阻 |
zl2168 發(fā)表于 2016-6-5 19:33 R8為IO口的上拉電阻。IO口高電平時,繼電器吸合;低電平時,繼電器釋放。如IO口為P0口,必須加上拉電阻,其他口可以不加。此電路在單片機上電、復位的瞬間IO口為高電平,繼電器會吸合;最好三極管前面加反相器。 |
上拉電阻 |
R8為IO口的上拉電阻,提供給負載工作電流(三極管的基極偏置電流) |
虛心請教學習來了 |
單片機輸出低電平時,三極管截止,繼電器釋放,常閉觸點接通12V輸出。 單片機輸出高電平時,三極管導通,繼電器吸合,常閉觸點斷開,無輸出。 |
R8以及R8以上 的高電平 是為了拉高電壓用的 |
單片機con如果還沒設為輸出時,三極管導通,con設為輸出低時,三極管截止,設為輸出高時,導通 |
fangchunwei 發(fā)表于 2016-6-5 02:31 學習了,多謝幫助 ![]() |
cyy998 發(fā)表于 2016-6-5 00:35 對,這樣子設計比較合理 |
本帖最后由 zl2168 于 2016-6-6 07:34 編輯 初學單片機的人,推薦你們學習張志良編著的單片機教材。 張志良編著《單片機原理與控制技術3版》機械工業(yè)出版社ISBN 978-7-111-42393-5 《單片機實驗實訓100例——基于KeilC和Proteus》 ISBN 978-7-5124-1603-1,北航社出版 《單片機應用項目式教程——基于Keil C和Proteus》機械工業(yè)出版社ISBN 978-7-111-46016-9 《80C51單片機實用教程——基于Keil C和Proteus》高教社出版ISBN 978-7-04-044532-9。 歡迎咨詢,zzlls@126.com |
圖是對的con低電平時t2不工作反之工作。 |
本帖最后由 zl2168 于 2016-6-5 20:00 編輯 用高電平驅動負載,都是半外行單片機教材和半外行老師惹的禍。誤人子弟啊! |
本帖最后由 zl2168 于 2016-6-5 20:05 編輯 正確的方法是單片機低電平驅動,輸出“灌電流”,接PNP三極管。 ![]() 繼電器用6V或5V繼電器 |
二是51單片機復位時I/O口復位“1”,開機瞬間會引起誤觸發(fā);特別是這種驅動繼電器動作。 |
一是單片機高電平輸出“拉電流”很小(﹤20μA);所以樓主要接上拉電阻,以增大驅動電流。 |
單片機用高電平驅動,有什么不妥? |
R8為IO口的上拉電阻。IO口高電平時,繼電器吸合;低電平時,繼電器釋放。如IO口為P0口,必須加上拉電阻,其他口可以不加。此電路在單片機上電、復位的瞬間IO口為高電平,繼電器會吸合;最好三極管前面加反相器。 |
R8上拉5V增大電流 |
單片機con如果還沒設為輸出時,三極管導通,con設為輸出低時,三極管截止,設為輸出高時,導通 |
CON端如果接單片機的話是可以正常工作的,R8為IO口的上拉電阻,當然如果從安全性的角度來考慮,最好是在前面加個PNP管,然后把IO口控制電平反過來,會比較合理。 |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