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與計算機學院
數字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報告
設計題目:八路智力競賽定時搶答器設計
一、 設計任務及要求
二、 設計的作用、目的
三、 設計過程
1 方案設計與論證
1.1 搶答器的結構框圖
1.2 總體方框圖
1.3 整體電路圖
詳細設計及其仿真
1) 主要元器件介紹
2) 秒脈沖電路的設計
3) 報警電路設計
4) 時序控制電路設計
2 整體電路的仿真與調試
2.1 仿真軟件的介紹
2.2 搶答器電路的仿真:
2.3 仿真時的問題與解決:
四、 心得體會及建議
五、 附錄
1 元器件明細表
六、 參考文獻
八路智力競賽定時搶答器設計報告 本課程設計的基本任務,通過指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獨立完成數字電路的設計任務,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協調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重提高學生在數字電路應用方面的實踐技能,樹立嚴謹的科學作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電路的設計、安裝、調試、整理資料等環節,初步掌握工程設計方法和組織實踐的基本技能,逐步熟悉開展科學實踐的程序和方法。
⑴通過課程設計各環節的實踐,應使學生達到如下要求: 1掌握數字邏輯電路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 2根據設計任務和指標,初選電路; 3通過調查研究、設計計算,確定電路方案; 4選測元器件,安裝電路,獨立進行試驗,并通過調試改進方案; 5分析課程設計結果,寫出設計總結報告。 ⑵培養一定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1學會自己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2對設計中遇到的問題,能獨立思考,查閱資料,尋找答案; 3掌握一些測試電路的基本方法,課程設計中出現一般故障,能通過“分析、觀察、判斷、試驗、再判斷”的基本方法獨立解決; 4能對課程設計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 ⑶掌握安裝、布線、調試等基本技能 1掌握常用的仿真軟件,并能夠利用仿真軟件進行一定的電路調試、改進; 2掌握數字電路布線、調試的基本技巧; 3鞏固常用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1通過嚴格的科學訓練和工程設計實踐,樹立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并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生產觀點、經濟觀點、全面觀點及團結協作的精神。
數字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是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同“數字電子技術”理論講授課程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也是在“數字電子技術實驗”課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的實踐環節。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本課程,培養、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一步理解數字系統的概念,掌握小型數字系統的設計方法,掌握查閱有關資料的技能。 設計作用: 完成設計任務,使電路滿足設計任務的基本要求,即以下三點: (1)8 名選手編號為:0、1、2、3、4、5、6、7,各有一個搶答按鈕用 S0---S7 表示,按鈕的編號與選手的編號對應。 (2)給主持人設置一個控制按鈕,用來控制系統清零(搶答顯示數碼管滅 燈)和搶答的開始控制開關(空格鍵總控制)。 (3)搶答器具有數據鎖存和顯示的功能。搶答開始后,若有選手按動搶答 按鈕,該選手編號立即鎖存,并在搶答顯示器上顯示該編號,同時揚聲器給出音 響提示,封鎖輸入編碼電路,禁止其他選手搶答。搶答選手的編號一直保持到主 持人將系統清零為止。 搶答器使以上問題得以解決,即使兩組的搶答時間相差幾微秒,也可分辨 出哪組優先答題。 設計目的: - 利用優先編碼器74LS148,RS觸發器74LS279,全加器74LS238,譯碼器4511BD組成搶答電路,完成基本搶答功能。
- 利用時基電路的時間延遲和產生脈沖功能,形成時鐘脈沖源。
- 利用可逆計數器和譯碼器,形成倒計時電路,完成30S倒計時功能。
如圖 1所示它由主體電路和擴展電路兩部分組成。主體電路完成基本的搶答功能,即開始搶答后,當選手按動搶答鍵時,能顯示選手的編號,同時能封鎖輸入電路,禁止其他選手搶答。擴展電路完成檢測數碼管工作情況。其工作原理為:接通電源后,主持人將開關撥到"清除"狀態,搶答器處于禁止狀態,編號顯示器滅燈,定時器顯示設定時間;主持人將開關置于"開始"狀態,宣布"開始"搶答器工作。定時器倒計時,揚聲器給出聲響提示。選手在定時時間內搶答時,搶答器完成:優先判斷、編號鎖存、編號顯示、揚聲器提示。當一輪搶答之后,定時器停止、禁止二次搶答、定時器顯示剩余時間。如果再次搶答必須由主持人再次操作"清除"和"開始"狀態開關。
圖 1
如圖 2所示其工作原理為:接通電源后,主持人將開關按下即為“清零”狀態,清零指示燈滅,搶答器處于禁止狀態,編號顯示器滅燈;主持人將開關斷開即為“開始”狀態,宣布“開始”,指示燈亮,搶答器工作,當有人搶答時,蜂鳴器發出聲響并且燈不斷閃爍。選手進行搶答時,搶答器將完成:優先判斷、編號鎖存、編號顯示、蜂鳴器鳴叫及燈閃爍的提示等操作。當一輪搶答之后,禁止二次搶答。如果再次搶答必須由主持人再次操作“清除”和“開始”狀態開關。 圖 2
圖 3
詳細設計及其仿真
選用8個可彈起按鈕作為搶答按鈕。如圖 4所示:
圖 4
采用74LS148優先編碼器作為編碼電路。74LS148編碼器功能表如下:
圖 5
74LS148功能表:
表 1
74LS148N是一個優先編碼器
優先編碼器是數字系統中實現優先權管理的一個重要邏輯部件。一般編碼器的輸入端只能有一個為有效信號,才能進行編碼。優先編碼器的各個輸入不是互斥的,它允許多個輸入端同時為有效信號。優先編碼器的每個輸入具有不同的優先級別,當多個輸入信號有效時,它能識別輸入信號的優先級別,并對其中優先級別最高的一個進行編碼,產生相應的輸出代碼。 輸入端: ~ 輸出端: A0~A2(低電平有效) 使能輸入端:低電平有效EO使能輸出端:當 =0時,EO=1表示有有效信號輸入 擴展輸出端: =0時,表示編碼器工作, =1時表示編碼器不工作
此設計電路選用D觸發器作為鎖存器電路。D觸發器的邏輯功能表如下所示:
圖 6
D觸發器的特性表
表 2
D觸發器具有在時鐘脈沖上升沿或下降沿觸發的特點,當時鐘脈沖上升沿或下降沿時刻,輸入端D的值傳輸到輸出端。真值表如下:
數碼顯示器用帶譯碼功能的4線的七段顯示數碼管。
圖 7
功能表如下:
表 3
用于控制清零和工作的按鈕。
圖 8
控制電路由觸發器和輸入信號一起控制電路的工作。
圖 9
原理:如上圖所示,4個觸發器的置數端都置為高電平,這樣在開始工作時觸發器的Q非端為1,當輸入信號有高電平信號時,通過與門觸發器開始工作,經過觸發器將信號傳輸到顯示數碼管,而第4個觸發器Q非端變為低電平,返回到與門鎖定觸發器的狀態,這樣將信號鎖住,其他按鈕信號就將不會顯示。
如圖實驗選擇燈來表示信號的鎖定。
計數器的時鐘由秒脈沖電路提供。秒脈沖電路的提供可以有兩種選擇方案: 方案一:用555構成的多諧振蕩器構成。多諧振蕩器沒有穩態,只有兩個暫穩態,在自身因素的作用下,電路就在兩個暫穩態之間來回轉換,故又稱它為無穩態電路。由555定時器構成的多諧振蕩器如圖10所示,R1,R2和C是外接定時元件,電路中將高電平觸發端(6腳)和低電平觸發器(2腳)并接后接到R2和C的連接處,將放電端(7腳)接到R1,R2的連接處。由于接通電源瞬間,電容c來不及充電,電容器兩端電壓uc為低電平,小于(1/3)Vcc,故高電平觸發端與低電平觸發端均為低電平,輸出uo為高電平,放電管VI截止。這時,電源經R1,R2對電容c充電,使電壓uc按指數規律上升,當uc.上升到(2/3)Vcc時,輸出uo為低電平,放電管VT導通,把uc從(1/3)Vcc上升到(2/3)Vcc這段時間內電路的狀態稱為第一暫穩態,其維持時間TPH的長短與電容的充電時間有關。充電時間常數T充=(R1+R2)C。不難理解,接通電源后,電路就在兩個暫穩態之間來回翻轉,則輸出可得矩形波。電路一旦起振后,uc電壓總是在(1/3~2/3)Vcc之間變化。 圖 11 振蕩頻率為 方案二:有石英晶體振蕩器提供時鐘脈沖。石英振蕩器簡稱為晶振,它是利用具有壓電效應的石英晶體片制成的。這種石英晶體薄片受到外加交變電場的作用時會產生機械振動,當交變電場的頻率與田英晶體的固有頻率相同時,振動便變得很強烈,這就是晶體諧振特性的反應。利用這種特性,就可以用石英諧振器取代LC(線圈和電容)諧振回路、濾波器等。由于石英諧振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頻率穩定度高等優點,被應用于家用電器和通信設備中。 經過比較,多諧振蕩器頻率穩定性比石英晶體振蕩器較差,而且其精確度也遠沒有石英晶體振蕩器那么高,但是考慮到在此次電路中的實際情況,石英晶體振蕩器的造價等要求高于多謝振蕩器,所以采用方案--的多謝振蕩器來提供時鐘脈沖。如圖12所示。多諧振蕩器無需外加輸入信號就能在接通電源自行產生矩形被輸出。我們設定產生的時鐘脈沖的時間間隔是一秒,根據 計算可以得出電阻R與電容c的關系,給定電容值,可適配解出電阻值得到如下圖的電路: 圖 12 報警電路只是采用了一個蜂鳴器和LED發光二極管構成,起電路如圖 13所示。 圖 13 時序控制電路是搶答器設計的關鍵,需要完成三項功能: - 主持人將控制開關撥到“開始”位置時,搶答電路和限時電路進入正常搶答工作狀態。
- 當競賽選手按動搶答健時,搶答電路和限時電路停止工作。
- 當限定的搶答時間到,無人搶答時搶答電路和限時電路停止工作。本設計采用門電路對控制開關、搶答電路、定時電路進行連接。
如圖 14所示 圖 14 Multisim是加拿大圖像交互技術公司(Interactive Image】Technoligics簡稱IT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為基礎的仿真工具,適用于板級的模擬/數字電路板的設計工作。它包含了電路原理圖的圖形輸入、電路硬件描述語言輸入方式,具有豐富的仿真分析能力。通過直觀的電路圖捕捉環境,輕松設計電路;通過交互式SPICE仿真,迅速了解電路行為;借助高級電路分析,理解基本設計特征;通過一個工具鏈,無縫地集成電路設計和虛擬測試;通過改進、整合設計流程,減少建模錯誤并縮短上市時間。 a.主持人將控制開關撥到開始位置,搶答電路和限時電路進入正常工作狀態。 b.在在規定時間內當選手按動搶答鍵,搶答電路和限時電路停止工作,同時數碼管顯示相應選手的編號,指示燈亮起。 c.在規定時間內無人搶答,搶答電路和限時電路停止工作,選手再按搶答鍵,將不會顯示編號,同時限時電路顯示00,報警器報警,報警指示燈亮起。 設計按照的電路圖連接器件,在仿真軟件上進行調試,出現如下問題: (1)連線問題,元器件之間不能正常連接,連線交叉過多,電路圖看起來十分混亂。 (2)元件參數的計算選擇不是很合理,電容、電阻的參數選擇未能使輸出時鐘脈沖的時間達到理論要求。 主要就是上述的問題,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法是: (1)在元件之家以添加節點的方式使其正常連接,同時更,改元器件放置位置,重新選擇管腳連接順序,再次布線。 (2)通過查閱資料,修改給定的電容參考值,重新計算電阻的值,多次修改調試,直到到達理論值。 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學會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同時也加強了我的動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受益匪淺。 為了弄懂74LS系列芯片的功能,我從圖書館里借來了好幾本書,同時也在網上找了資料再到邏輯功能,經過一番努力終于解決,還有其它的芯片的功能也要慢慢的去琢磨。而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我覺得是對課本知識的鞏固和加強,由于課本上的知識太多,同時平時課間又沒有好好的運用額理解個個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試的內容有限,所以在這次課程設計過程中,我們了解很多元件的功能,對其在電路中的使用有更多的認識。 從前的學習過程過于浮淺,只是流于表面的理解,而現在要做課程設計,就不得不要求我們對所用到的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因為課程設計的內容比及書本中的理論知識而言,更接近于現實生活,而理論到實踐的轉化往往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它猶如一只攔路虎,橫更在我們的面前。但是我們毫不畏懼,因為我們相信我們能行。 這幾天的主要任務是設計和仿真出主體電路。雖然在設計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有時認為是正確的,而在仿真中卻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說在設計好的主電路圖要實現南北各燈泡的狀態,電路圖我認為是對的,而在仿真的是后去出現了問題,就是出現了一個出狀態,其它的都是正確的,經過了反復的檢查沒什么問題,其實沒有問題,在實際中就不會出現了這種問題,所以有不懂的還是要問老師,那樣還節省很多的時間。
表 4 數碼顯示管3個 發光二極管2個 蜂鳴器1個 電容、電阻、開關、電源若干
55.png (45.24 KB, 下載次數: 97)
下載附件
2018-6-30 02:15 上傳
完整的Word格式文檔51黑下載地址(含仿真工程):
http://m.zg4o1577.cn/bbs/dpj-12587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