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個是我布置的一個畢業設計,但是我希望能夠把它擴展成為一個比較綜合的大學生電子信息通信類綜合練習類課程,并申報學校的創新教學項目。利用春節的10天,其實只利用了兩三天就做個了雛形,基本能夠工作了。因此做一個總結,為以后的工作積累資料和經驗。
基本構思:(A)利用無線傳播視頻信號,將10米左右的無線信號傳輸給電視接收機;
(B)利用單片機制作一個游戲機,類似早期的(80年代)任天堂電視游戲機 ;當時很羨慕人家玩,當時很貴;
(C)利用三維加速度傳感器,制作一個手勢感知系統,制作類似任天堂will的動作游戲;
春節參考網上的資料完成了(A),但是只是雛形。
(A)雖然不難,但是涉及了本專業學生的課程如,模電,高頻電子線路,天線等等(理論上很難,比如振蕩電路的分析,接收發射天線的電磁場效率的估算等)。
我的工作包括制作個三點式電容振蕩電路, 振蕩頻率59M左右,將視頻信號調制發射出去。理論上復習了 Colpitts電路的方方面面,并計劃編寫一個仿真振蕩電路的小程序。同時學習偶極子天線的設計和制作,利用matlab計算發射和接收天線的電磁場。
設備包括:
(1)一個家用錄像機,提供視頻信號;一個很早的小電視,借人家的但是人家不要了。可以沒有天線了;示波器和自己制作的電路板。
這里是我的辦公桌,臨時充當了實驗臺。
(2)這個就是家用錄像機,TCL。當時電視購物買的,效果一般。但是做實驗夠了!
(3)我的示波器,臺灣GW instek GOS-6200,可以測量200M的信號。注意顯示的振蕩頻率是59.1025M

(4)小電視接收的圖像,電視是黑白的。天線壞了!

(5)接收的圖像正對著我的電源插座。
(6)你可以直接從攝像機的監視屏幕比對一下原始的圖像。(這里需要注意原始格式是1024*768,但是老電視顯然是4*3的,信號寬窄有變化。

(7)主要參考資料是這個,英文的自己制作視頻傳輸器。

(8)電路板,以及示波器夾子

總結:這個項目,雖然是春節忙里偷閑做的,時間利用了3天。主要是找資料,復習以前的電路知識,天線知識,真正制作半天就夠了。但是還是比較有意思的,希望下一步讓學生制作天線,提高振蕩電路的穩定性,然后開展單片機游戲機的制作。
希望感興趣的同志完成一下工作,對振蕩電路的理論分析和仿真,比如如何計算振蕩頻率,如何計算電感值(長崗公式 電感等于匝數和線圈口徑 ,如果內部有磁體如何修正; 類似電容的 電容=面積/距離,介電系數)電磁場收發天線的計算(最簡單的偶極子,單極子天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