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時器都差不多,無非就是計數,溢出了標志置位,如果中斷允許的話產生一個中斷。說到中斷,STM8S105的中斷向量表如下
時基單元:

在選用內部時鐘的情況下,CK_PSC是由fmaster提供的,經過定時器預分頻器分頻產生CK_CNT時鐘,然后作為一次計數的時基,舉個例子,16M的內部RC,經過16分頻,則CK_CNT為1M,那么定時1ms只需計數1000次。
計數模式:
共有三種:向上,向下,中央對齊
以向上計數為例:計數器從0計數到用戶定義的比較值(TIMx_ARR寄存器的值),然后重新從0開始計數并產生一個計數器溢出事件,同時,如果TIM1_CR1寄存器的UDIS位是0,將會產生一個更新事件(UEV)。
關于IAR中斷函數的寫法
asm("sim");//關全局中斷
asm("rim");//開全局中斷
#pragma vector=TIM2_OVR_UIF_vector (這里根據上面的中斷向量表選擇要進入的中斷的向量)
__interrupt void TIM2_OVR_UIF(void)//__interrupt關鍵字表示中斷函數
{
TIM2_SR1&=~0x01; //清除更新中斷標記,這步不能漏掉,否則會連續進入中斷程序
//內容
}
參考程序:(以TIM2為例)
void TIM2_Init(void)
{//定時器1初始化
CLK_PCKENR1|=0x20;//開啟定時器1外設時鐘
TIM2_ARRH=(1000-1)/256;//設定重裝載值
TIM2_ARRL=(1000-1)%6;
TIM2_PSCR=4;//預分頻
TIM2_IER=0x01;
TIM2_CR1=1;//邊沿對齊,向上計數
}
#pragma vector=TIM2_OVR_UIF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TIM2_OVR_UIF(void)
{
TIM2_SR1&=~0x01; //清除更新中斷標記,這步不能漏掉,否則會連續進入中斷程序
}
|